2013年1月27日 星期日

滿城盡是草食男


草食系(或草食男子)這個名詞是2006年深澤真紀在「日經Business」裡面提出的男子分類群之一,後來又透過了專題跟大眾媒體和演講,草食系男子這個名詞才熱門了起來。話說回來,日本各種名嘴、專欄作家其實是很熱衷於創造各種名詞出來的,一旦創造出一個有話題的名詞(如敗犬、草食、團塊世代、嫌消費世代、z世代等等),接下來就會有機會出書、有接不完的演講跟節目通告,賺不完的錢。所以在日本雜誌上會有各種光怪陸離的分類,就是在賭一把看看能不能成功。前一陣子日本女性雜誌甚至熱衷於推銷「理系男子(理工科男生)」,我們這邊的阿宅拿起來看,每一個都哈哈大笑說這是什麼鬼。

        不過草食男子確實是代表了某一部份的日本男性,他們跟大家心目中的傳統硬派武士道大和男差非常多,草食男們多半纖細敏感、對女生跟小動物都很溫柔跟尊重、喜歡吃甜食,對自己的興趣全心全意付出、重視門面等等。光是我們這個系所,草食男大概多到可以組成動物農莊,有間實驗室甚至還無奈的自嘲說本實驗室男人多纖瘦草食、常常被誤認為オネエ(男大姐,生理性別為男性,心理性別偏向女性,但是又跟性別認同障礙不太一樣)。雖然這邊男生多到可以讓腐女內心排列出一對對配對,但老實講,配在一起後,到底誰是攻君誰是受君卻看不出來,感覺還蠻絕望的。

 當年的Juliana跟重新開業的Juliana,我常常覺得當年也在Juliana風光的飯島愛,就是泡沫經濟年代的代表女性之一)

  草食男的祖父就像我們所熟知的傳統日本大男人:堅毅、不輕易表達自己的心情,祖母則是操勞持家、無怨無悔。草食男的父輩大抵上還是傳統日本男人的樣子,下班後交際應酬一次會二次會、常常三更半夜才回家、連孩子的成長都不關心的爸媽不是沒有。但母親這輩的變化就很有趣了,1986年日本實行「男女雇用機会均等法」後,女性投入職場的人數快速升高,而草食男的母親輩除了自立自強賺錢外,亦在泡沫經濟的浪潮中度過快樂的青春月,不少東京的年輕女性在夜晚換上緊身短裙、集體去當時最紅的Juliana(ジュリアナ東京,19911994)揮舞著羽毛扇跳舞。在這個時候,手頭寬裕時髦女性們有機會在結婚前海外旅遊數次。當這些站在潮流前線的女性與傳統男性結婚時,會發生什麼事情呢?於是出現了幾個兩個的名詞:「成田離婚(1990年後半出現)」與「熟年離婚(2005年)」。

        成田離婚指的是婚前有數次海外旅行經驗的女性,婚後與先生去海外蜜月旅行時,發現一畢業就進入大企業埋首工作的先生,對於外國人不敢開口講英文、難得出門旅行卻帶著小玩偶、甚至有問題還打長途電話回日本求救等等。女生對於這樣的男生非常失望,所以一回到日本國馬上就提離婚。熟年離婚則是指太太在與先生結婚二十幾年後、小孩多半到了大學這種不用操心的年紀、先生也準備要退休在家休息時,太太在此時提出離婚要求,順便也分走了丈夫的高額退休金。

        就一個外國人的角度來看,這可以算是日本女性自我意識跟智識的抬頭,也就是女性不再需要家庭或是婚姻作為唯一的人生依歸或是保障。而草食男的就是在一個日本傳統男主外女主的價逐漸崩壞、新的兩性價才正要慢慢建立的年代下成長的,他們看著傳統日本男性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缺席,為了日本社會跟企業拼的健康亮紅燈,但退休後卻不一定可以得到他們想像中的「清閒」。所以,草食男的出現,其實就是在挑戰日本傳統男性的價

        以前日本男性追求女性時,必須要準備鮮花名牌精品、出外開名車兜風、節日預約好飯店大餐,女性找伴侶也是要高薪高學歷高收入,結了婚後就可以快快樂樂離職在家當少奶奶。但現在是經濟不景氣的年代,年輕人要找到好工作不容易,就算進入了大商社,也無法像父執輩一樣,進職場後就一直在同一間公司一路領穩定薪水直到退休。在男女性賺錢都大不易的年代,年輕人不再執著於求偶時必須要準備盛大排場與派頭,同時,雙薪家庭的數目也變多了,男性也慢慢不介意當個家庭主夫。這個現象是很有趣的,男性雜誌不斷教導男性如何煮飯做菜、鍛鍊身體線條,女性雜誌除了教OL除打扮減肥聯誼外,還要怎樣在職場應對進退,也有很多創業有成的女強人在雜誌上談工作的心路歷程。

        我個人覺得草食系男子並沒有什麼不好,男性本來就應該要有多樣化的面貌。如果以最紅的台劇「我可能不會愛你」來舉例,裡面的李大仁活脫脫就是草食系男人的代表。如果這麼多少女對於不離不棄的大仁哥心動落淚期望,那麼就表示(長得不錯的)草食男其實有很大的市場。只是看看我身邊打扮妖嬌美麗、或是會烤舒芙蕾跟杏仁餅乾、帶著漂亮毛巾跟手帕的纖瘦日本男們…,我只有輸了沒有心動的感覺啊

        話說回來,現在日本不僅是草食,連絕食系男子都出現了,這世界到底怎麼了呢?

2013年1月25日 星期五

也來談博多拉麵


         用「也」這個字,表示由我來談論博多拉麵,純粹是跟風使然。印象最早是部落格上一堆「拉麵達人」,從北札幌一路痛快吃到南熊本,你吃個一百碗他就吃個兩百碗,你吃十家名店他就去吃夢幻拉麵,好像在牆壁上畫正字號比賽。誰知臺灣正式進入日本拉麵戰國時代,不需萬元機票住宿,只需耐心等待便可享用,因此名店門口日日大排長龍,多少人心甘情願站個三十分鐘,就為了一圓那小小夢想。

     我雖身處博多拉麵的戰區,但老實講,除了剛來時跟娘親去吃吃看傳說中的一風堂,對一風堂的感想除了很油很鹹很貴外,就是桌上那一大疊琳瑯滿目、任君選取的小菜們讓我吃驚。第二次體驗博多拉麵是足足八個月後的事情,要不是過了食堂營業時間,身心都期盼一碗熱湯麵的狀況下,才決定冒著寒風去附近新開的長浜ラーメン。嚴格說來,這一碗拉麵才算是我的啟蒙拉麵。

  
   這是一蘭拉麵的照片,只是為了證明我也有吃其他家喔。

   我一直以為吃拉麵這件事,不過就是去食卷機投錢然後找位子等著吃就好,誰知道當時的店員丟給我一大串選項:「你的麵要哪一種?カタ?ヤワ?普通?ハリガネ?」。這些全都是我沒聽過的名詞,慌亂之下我選了聽起來很順耳的「カタ麵」。麵上來後就是簡單的叉燒、油油的白湯、大量的蔥花、半熟蛋跟…黑木耳?カタ麵吃起來稍微硬一點,有點像是義大利麵那種略帶麵芯的感覺,正好和我的胃口,只是湯面上的油脂頗為太豐盛,加上豚骨湯底膠質想必不會少,一碗下來,吃得我上下顎都快要黏在一起,彷彿一張口呼氣就可以吐絲。

        回來查查wiki跟其他網頁才知道,博多拉麵的故事著實有趣。 現今博多拉麵的起源,不少人認為是受到久留米拉麵的影響,也有人認為中洲那一區屋台所發展出來的,還有一個流派則是從長浜魚市場發展出來的長浜拉麵。


       中洲是什麼樣的地方呢?台灣人對中洲的理解應該就是滿滿的露天屋台(類似攤販夜市)料理,但中洲其實是日本三大歡樂街之一,仔細一看會發現附近的キャバクラ(日式酒店)、スナック(日本酒吧)的招牌非常的多,有機會也可以看到穿著非常華麗的キャバクラ嬢在走動,附近商店街也有キャバクラ嬢專用的服飾店等等。

       對日本男性來說,一般的飲酒會、宴會,或是上酒店放鬆談生意,這些地方的餐點是沒辦法填飽肚子的,喝了酒又空著胃是很難過的一件事,所以福岡人習慣在二次會或是三次會時,跑到中洲屋台來吃拉麵。因此有一派人認為,博多拉麵之所以份量較其他種拉麵少,乃是因為二次會三次會時,沒辦法吃下一大碗拉麵,所以才發展出較小份量的拉麵。

         長浜魚市場裡則孕育出福岡拉麵的特有形式:含水量少的極細麵以及吃不飽可以加麵的「替玉(かえだま)」。魚市場開業的早,大家都會來碗拉麵當正餐或是補充體力的點心吃,但是為了煮麵的人可以快速煮好麵,所以含水量低的細麵可以快速煮熟端到客人面前去,半熟的細麵也容易吸收濃稠的湯頭膨脹。至於替玉則是讓吃不飽的客人加點燙好的熟麵條,才不會因為太小碗讓客人吃不飽。又,福岡人普遍認為拉麵是主食,不是配菜。主食就是要吃飽的,配白飯不是很奇怪嗎?正因為如此,我很少在福岡看到拉麵店有提供白飯套餐,最多是提供炒飯跟餃子。

    (學弟:所謂男子無道德拉麵吃法,就是點一碗最便宜的普通拉麵,然後一直加麵加麵加到吃飽為止)

         至於「カタ?ヤワ」指的是麵的硬度(或是熟度),由硬而軟依序是生、ハリガネ、バリカタ、カタ、普通、ヤワ、バリヤワ。為什麼福岡人覺得選カタ是很上道的吃法呢?我本來以為是莫名其妙的規矩,後來才發現這是有意義的。因為豚骨湯頭上面的浮油不少,使得麵湯可以維持一定的溫度;加上細麵容易吸湯,若一開始選比較軟的麵,可能吃到一半麵條就會軟爛掉,唯有選比較硬的麵,才可以享受不同的口感,也不擔心吃的慢一點,最後麵就膨脹變成米苔目。但替玉不一樣了,替玉是第一陀麵快吃完才加點的麵,此時麵湯溫度並沒有這麼高,湯量也不多,若是點比カタ還要硬的麵,就會吃起來很痛苦。不過替玉有人認為一樣選カタ麵,有人覺得應該選ヤワ麵,這就是看個人喜好了。

因此,博多拉麵的主流吃法如下:(個人覺得這樣蠻不錯的)

一、麵來的時候,添加蔥跟芝麻。(有部份人認為應該在這時候加高菜)
二、先吃麵、喝幾口湯、享受拉麵的原味。
三、第一陀麵快吃完時,如果覺得沒有飽,就加點替玉,但同時記得麵碗要留一半的高湯。
四、吃第二陀麵時,可以加入一些拉麵醬料(不一定每家均如此,也有的是一開始就放在上面的,如一風堂跟一蘭都是)以及辛子高菜一起吃。

你,吃對了嗎?

2013年1月24日 星期四

何謂正統的日本文化?



  前一陣子,不知道為什麼看到博客來上關於日本旅遊的書,像是京都相關的書籍,下意識就產生了一種強烈的排斥感。尤其是上面標榜「正統日本文化」的那種更讓我生厭。這個轉變讓我自己也嚇了一跳。我過去是很喜歡京都這個城市的,兩度造訪京都大小寺院、除了宏偉的建築外,經過歷史洗禮後的各種庭園更是忍不住令人讚嘆。怎麼會在九州待了快兩年後產生了這樣的轉變?

  某次看到新井一二三的書,他認為「日本人是單一民族」這個說法,是順應二戰時期軍國主義才產生的,也就是利用單一民族國家來強化軍國主義的神聖性。我才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拿台灣來舉例,應該就很容易明白了。台灣是一個多元民族的國家,一個小小的島上有福佬人、客家人、各族原住民、二戰時從中國各省移居來的外省人,甚至是十幾年來大量增加的外籍配偶,若還加上曾經被荷蘭、日本殖民的歷史。若是有人問你「什麼是正統台灣文化」,這個問題是不是會讓你思考許久,不知道該從何回答起?是根植在最大族群的文化叫正統呢?還是歷史最悠久的叫正統?代表台灣的服裝可能更令人困惑,是客家藍布衫、旗袍、小鳳仙裝還是原住民衣服?

  日本這個國家這麼大,各地的風俗文化、飲食習慣南轅北轍。京都文化可以代表正統日本文化嗎?恐怕不是。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好了,光是味噌,日本從北到南大略可分成米\麥\豆三個大項目,再稍微細分就可以有十幾種口味。京都人最愛吃的甜滋滋西京味噌,出了關西文化圈以外還沒多少人愛吃,名古屋的八丁味噌對關西人來說太鹹了。東北人看到九州把米麥混在一起做味噌,想必也是無法接受。一回在外面吃飯,老闆娘還特地說明本店使用赤味噌,客人您可以接受嗎?想必在這之前有很多福岡人看到端上來紅澄澄的味噌湯而大吃一驚吧。


  
  不只味噌,連醬油的口味都有所差異,北陸出身的人覺得九州醬油怎麼會是甜的,鹿兒島人跟台灣人覺得關東醬油死鹹。關東人覺得牛內臟(モツ)不是能端上檯面的料理,可是福岡人吃得不亦樂乎,燒烤鍋料理都不能少了這一味。

  我的心情,就像搬到南台灣居住的外國人,每天講台語、騎摩托車買菜殺價要把蔥,摩托車腳踏墊上可能還有一隻小黃小黑,逛廟會看電音三太子跳台客白手套舞跟鋼管辣妹秀。久而久之,就會對旅遊書上的台灣旅遊文化感到疑惑了。中正紀念堂、雲門舞集、鼎泰豐、腳底按摩、小籠包、大稻埕、舞龍舞獅、太極拳等等,這些都是一般人心中代表台灣文化的符碼,但他們真的是「正統」的台灣文化嗎?我想在台北以外住久一點的台灣人恐怕不這麼認為吧?巴黎不等於法國,台北不等於台灣,當然京都也不等於日本啊! 

所以,現在的我,覺得以前的我非常可笑,自以為比日本人了解日本傳統文化,但說穿了,我也不過就是個較為理解「東京\京都」的自以為是外國人罷了。我過去知道的那些,真的就能代表日本的全貌嗎?當然不是。正如我國籍上是台灣人,但太多台灣史地文化不過就是略知皮毛罷了。

  我不是針對某些書籍作者或是部落客發難,因為他們(或是出版社)的迷思,可能就是絕大多數台灣人\外國人的迷思。寫下來只是想提醒自己,要時時以全新的心情來看我現在居住的土地跟人們,不要被過去所閱讀到的大日本思想蒙蔽了雙眼跟想法。



  對吧,kuma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