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8日 星期四

穿和服不是Cosplay


我第一次感受到台灣人穿和服都隨便穿這件事,是在某次在台大小巨蛋的FF&CWT。當時會場有個同人大手跟他的朋友們穿著浴衣擺攤,而該大手的浴衣領口整個是開的,當他彎下腰賣本時,隨便一個路人都可以看到他內搭的細肩帶花色。當時我很緊張的叫住一個一樣穿浴衣的工作人員,請該大手去洗手間整理一下衣襟,不然這樣真的很不妙。結果那位小女生一副「我很忙你別來亂就這樣啦隨便」的樣子,揮揮手說知道了示意要我不要擋到買本的客人。

  
  (既然這樣何不徹底的拉開領口走花魁風呢?)

第二次衝擊,是在無聊搜尋台灣浴衣出租的店家,到底是提供怎樣的浴衣款式?反正我手邊的浴衣數量還不少,要是以後真的回台灣吃飽沒事還可以兼營浴衣出租。說實在話我有點傻眼,除去像款式這種真的是個人喜好不同,補正要不要做比較隨意以外,有的可以把浴衣反折處跟下擺歪歪扭扭,還有把浴衣適穿身高整個寫錯的。身丈163cm的浴衣怎麼可能適用於身高176cm以下的人穿?應該是165~167左右才對。另外還有半幅帶穿得皺皺的,應該要加個前板才對啊。認認真真把和服穿好、傳達正確和服知識的業者真的不多見啊。

第三次衝擊應該就是郭雪芙穿著浴衣出場,結果左右穿錯邊變成了壽衣。我以為在哈日盛行數十年的今日,理論上不應該有這種誇張的錯誤才是,但事實證明,有些人有些事可以永遠比你想像的還要離譜。



雖然我並不是主修日本文化,也沒去上過和服教室。但住在大神宮跟茶道教室旁邊,成人式初詣祭典初釜等大日子都可以看到各類和服美人,看了兩年半也能算是略懂。台灣人在台灣搞異國風情,沒有那個文化淵源跟背景,原汁原味的困難度總是比較高。但是台灣人到了日本會比較好嗎?我不這麼認為。拜安倍式經濟的日圓貶值策略,加上台灣人從未消退過的京都熱,又有很多人到京都體驗和服。看完一大輪照片後我自己都忍不住要撫額嘆道台灣人的錢還真是好賺,而穿上和服的台灣人很明顯的「一看就是外國人」,因為跟日本人穿和服的風格差太多了。

日本人的和服美學其實建立在三個必要條件上:

身份年齡
參加場合
季節時令

已婚未婚能穿的禮裝是不一樣的,腰帶該打的結也不一樣,參加結婚式相親以及逛街購物的要求不同,和服上的花樣、髮飾、髮型也必需要配合季節來做更動。要是參加正式場合搞錯了是會被人家指指點點貽笑大方的。

舉個例來說,就算浴衣或小紋是一種可以穿到九十九歲的衣服,可是隨著年齡跟身份的不同,樣式以及半幅帶打結的方法也會有所差異。未婚女子適用文庫結還有其他花俏的蝴蝶結等打法,可是過了一定年紀的中年已婚婦女就不應該再打文庫結び,選擇「貝の口」「一文字」「矢の字」等結才是正確的作法。

 
 (左為未婚女性最常打的文庫結び,右邊則是貝の口)

然後在和服的花色選擇上,其實最常聽到的口訣是「季節先取り」,比時令季節早一點點穿上相關的花色跟圖案。當然也有人是建議直接跟時令搭配。像是一月可以穿松竹梅、水仙,二月開始可以選茶花(椿)、貓柳跟油菜花,三月穿雲雀、蒲公英、櫻花圖案。四月開始就可以選藤花、牡丹、鳳蝶、木蘭花、行雲流水。五月春末可以選燕子、花菖蒲、繡球花。六月入夏有酸漿、百合、螢火蟲、雲、海。七月是風鈴、波千鳥、百合、睡蓮、朝顏、風鈴、花火。八月是撫子、女郎花、芒草、秋七草、流星、燈籠。九月入秋有雁、桔梗、栗子、月亮。十月是紅葉、菊、銀杏、堅果。十一月晚秋有柿子、枯山水、松。十二月入冬有天鵝、河豚、水仙、蘭花。完全就是配合季節運作。

髮飾跟髮型其實也是很注重的。浴衣這種全日本少女一起夏季爭奇鬥艷的場合,什麼都有可能出現,所以什麼都不奇怪。但是有一些非常隆重的盤髮加上華麗的髮飾,基本上主要是在滿20歲的成人式以及新年參拜(搭配本振袖)和畢業典禮才會看到(搭配二尺袖跟袴)。若穿上小紋、留袖或是訪問着時,頭上不是頂著傳統的包頭而是這種豪華絢爛的髮型時,那就像是結婚典禮後換下禮服穿著T恤牛仔褲或是一般洋裝,頭上卻頂著新娘髮型一樣的奇怪


  
(這一排就是成人式跟卒業式的髮型)

 
   (這一排是比較花俏鮮艷的小紋所搭配的髮型範本)


這些林林總總的眉角,不用說是初來乍到的外國觀光客了,連平常沒在接觸的日本人都有可能搞錯。可是台灣人去和服體驗的店家,似乎沒認真管這些東西,什麼都隨客人高興搭配。讓客人盛夏穿著櫻花、菊花跟雪花柄的和服,搭配著違和感超大的髮型出門,老遠一看就知道是穿著和服的外國人。對這些貸衣裝業者來說,最省事的服務就是什麼都不介紹,什麼都不講,讓客人自己決定,免得替客人決定後客人還嫌老氣拍照不好看、不夠華麗花俏。和服規則是什麼不重要,錢有收到客人開心就好。

另一方面,也可以在網路上看到有人說「來這裡就是要挑大花啊、挑鮮艷的顏色,髮型弄華麗一點,拍照才好看」。如果一切都以拍照導向,那也無可厚非。就跟每年同人場一堆正妹Coser,原著沒讀過,只是因為這個角色衣服好看性感就定衣服Cos,享受被宅宅相機海包圍的感受。但是陰暗的角色卻瞪大眼甜笑、冷漠的角色擺出貓咪可愛姿勢,外行人看著覺得好棒,內行人只能嘆三聲。可是我自己覺得,既然都是要「和服體驗」,那就是透過和服這個窗口去體驗日本的文化,而不是「穿著和服在京都街上走真是好有fu」而已。

 (這位白薯女coser超到位的)

我承認在這裡住久了,也慢慢被日本人那種一板一眼的認真態度給感染了。總覺得用這麼淺俗的角度去看一個國家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就算是個哈日族,也應該是個認真驕傲的哈日族,而不是因為日本好好買、日本食物好好吃、日本帥哥美女好多、和服散步好有感覺、神社好漂亮就「我好愛日本」。同理,我也無法理解每次跟外國人介紹臺灣永遠都只在廉價的美食、熱情的人民還有一些半毀的古蹟而已。

當然,我也不喜歡那些把外國人當搖錢樹的京都和服體驗店家。這些店家其實是外國觀光客進一步接觸京都的窗口,但卻廉價販售日本人珍視的和服文化。京都人一邊驕傲自己有華美的日本文化,還花了大錢找了一堆贊助商拍了「鴨去京都」(這部日劇裡面,每一套正絹和服加上腰帶全套都是幾十萬日幣的價位),但一方面卻又把這個文化打折又打折,弄成像速食店一樣的套餐出售。我甚至搞不清楚這是在愚弄外國觀光客還是在引誘他們踏入和服之道?

我真是個憤怒青年。

1 則留言:

  1. 很正常 因為台灣人沒有文化
    你問他們你的傳統服飾是什麼?
    40%不知道 60%是滿服(即旗袍馬褂
    結論:台灣人也許連自己是什麼大概都不知道(比布農,阿美還糟糕
    其實台灣人可以自己成立一個孔方兄民族(因為台灣人金錢至上 其他一概不重要
    我也是憤怒青年:(
    QQ

    回覆刪除